7月20日至24日,为了追寻爱国主义精神的痕迹,“寻迹金陵·铸魂行动”实践团队穿行于南京城厚重的土地之上,以脚步丈量历史的纵深,以心灵叩问民族的灵魂。从渡江战役的浩荡号角,到雨花台烈士的无声绝唱,实践团成员们试图在无声的砖石与凝固的时光里,触摸那段交织着往昔峥嵘与不屈荣光的历史,聆听爱国精神穿越时空的深沉回响。
渡江胜利纪念馆:千帆竞发处,光耀新生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驻足展柜前 唐顺岩供图
踏入纪念馆,渡江战役的磅礴气势穿透岁月扑面而来。实践团成员们长久驻足于各个展柜面前,耳边仿佛激荡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震天呐喊。展柜中一件弹孔累累的战士挎包,一封泛黄却字迹铿锵的“渡江决心书”,无声诉说着“人民的小木船划出了胜利大奇迹”的军民深情。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血沃雨花石,丹心照千秋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鞠躬缅怀英烈 唐顺岩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邓中夏烈士生平经历 唐顺岩供图
苍松翠柏环绕的雨花台,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信仰的赤诚。在巍峨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下,实践团成员们深深鞠躬,缅怀每一位为解放全中国付出壮烈牺牲的烈士。邓中夏烈士“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的铿锵誓言,在纪念馆内激起无声的回响。一页页泛黄的判决书,一件件带着体温的遗物,无不印证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生死抉择。烈士们他们以生命浇灌的信仰之花,早已化为雨花石上永不褪色的殷红。
爱国童心党课:赤心向红旗,朝阳耀新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互动交流 唐顺岩供图
7月24日,为传承发扬这份爱国精神,实践团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为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以“苦难与荣光:南京红色地标里的中国精神铸魂行动”为主题的跨越时空的爱国童心党课,为40余名小朋友深情讲述英烈故事,用红色文化为童心烙下爱国印记。活动中,孩子们变废为宝,用废旧材料制作“南湖红船”,五年级学生乐乐高举作品说:“我要像革命先辈一样,做新时代的小船夫!”伟人故里的红色基因,在家乡孩童的口中自然地流淌。当唐顺岩同学深情讲述南京雨花台烈士恽代英狱中坚守气节、邓中夏铿锵誓言、14岁渡江小英雄马毛姐血染船板仍六渡长江的感人事迹时,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课堂氛围既热烈又庄重。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一起制作“南湖红船” 唐顺岩供图
来自南京的英烈故事与广安本地的英雄记忆逐渐交融,在孩子们心中激荡起强烈的共鸣;伟人故里与英烈之城的精神纽带,在一问一答间悄然铸牢。这堂特别的爱国主义课,完成了一场精神接力,给孩子们展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传承的希望。社区负责人表示,这种沉浸式党课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以童趣方式点燃了爱国热情,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都主动查阅党史资料。
五日行程里,实践团成员们走过两处地标,参与一次宣讲,这段经历宛如一部立体的民族精神启示录,奔流不息的长江,曾是流血之地,亦是新生之源,如今它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嘱托,更奔涌着面向未来的澎湃力量。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奏响了扭转乾坤的荣光序曲;雨花台的碧血丹心,铸就了信仰高于生命的永恒丰碑;爱国精神的宣讲,传递着未来新生的曙光。吾辈青年作为永不熄灭的火种,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燃起更加炽热的信仰之光。